老北京最有名的地方是哪儿?应该说是前门。前门最有名的胡同是哪儿?第一数马路西边的大栅栏,第二数马路东边的鲜鱼口。
我在北京住了50年,却从不晓得鲜鱼口附近有河。记得幼时每次路过鲜鱼口,都不免心底萌生出一个问题:既名“鲜鱼”,有鱼且鲜,没河怎么行?后来接触正明斋史料,得知早年的一家分号位于“前门小桥路南”,听老人说,小桥就在鲜鱼口里边。再往后,一张乾隆年间的北京地图摆在了面前——嗬!一条小河从前门东侧的护城河中迤逦流向东南,正好穿经鲜鱼口……一位民俗专家告诉我,现在的大众戏院(当年叫华乐)和祥聚公食品店,恰巧“都在河里”。于是在一刹那,我记起幼年北京的没膝大雪,忆起冬天房檐下的冰溜子……我甚至还估计,当年水大的原因,或许就因为城里有河。我到处请教,居然猜对了,当年的北京果真有许多河——西城赵登禹路从南向北有一条河,至今白塔寺一带还被称为“沟沿”;没开和平门的时候,从六部口到虎坊桥有一条河,水就从城墙低下由南向北流过去;东城,从南小街向北小街,一直穿经现在的火车站,也有过一条河。
查阅民俗史料,发现今天如此不起眼的鲜鱼口,曾经是一条有名的鞋帽大街。那里曾经有过9家鞋店、7家11户帽店,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名振一时的黑猴帽店。我怔住了,莫非民俗兴盛的原因就在于它有河?再向专家请教,这回我没猜对,鲜鱼口的河干涸于同治、咸丰年间,鞋帽的繁盛是因为后来物质生活中的实际需要。当时民谣有云:“过新年,换新貌,姑娘要花儿,小子要炮,老太太要毡鞋,老头儿要毡帽。”更有来自关外的清朝贵族,需要大量的皮帽、毡帽。同样,北京历史上其他民俗之盛兴,也有各自成因。与河没有直接关系。但尽管如此,我还是觉得,北京历史上的那些小河,至少可以算做一种民俗兴旺的象征,清凉爽目,可愉可喜。
这么讲自有根据,我50年代求学于男三中。这是所老学校,位于赵登禹路西侧,离白塔寺、护国寺都不算远。下午两节课后,我和同学常常跑到庙会上溜一圈,吃一点豆汁、炸糕之类,听两段评书,特别是一个叫做“小蜜蜂”的大鼓书艺人,专唱刘罗锅的故事,十分有“哏”。这里无形成了我们的第二课堂。在第一课堂中,学到的是一些提炼过的知识;在第二课堂得到的,多是人际知识的原形,更耐人咀嚼玩味。两种知识相互对立更相互补充,现在回忆起来,心头充满了温馨,因为我们有过一个丰厚而有形的童年。从自然角度讲,那时北京早就没了河,庙会上尘土飞扬,但心头却得到了市井文化的滋润,心头自有清亮的小河流淌。我有点同情今天的中学生,枯燥的学习,缺乏一个民俗的大环境。
不久前,从崇文区一位朋友处听说,他们区委有一个整治鲜鱼口为“前门第二大街”的计划(“第一大街”就是鲜鱼口对面的大栅栏)。我真是高兴极了。愿这一计划早日成为现实,更希望这里的“河”能流向全市,让市井文化的繁密水网,重新布满首都老少妇孺的心头。